公司簡介
▼
拓斯達成立于2007年,公司堅持“讓工業(yè)制造更美好”的企業(yè)使命,通過以工業(yè)機器人,注塑機,CNC為核心的智能裝備,以及控制、伺服、視覺三大核心技術,打造以核心技術驅動的智能硬件平臺,為制造企業(yè)提供智能工廠整體解決方案。截至2021年12月,公司已在全國設有40余家辦事處,觸達客戶超20萬家,服務客戶超1500家,并入選 "2021中國智能制造50”,“2021廣東企業(yè)500強”等榜單。
廣東機器人第一股 股票代碼 300607 ▼
運營管理是根本
▼
作為一家充滿創(chuàng)新精神的年輕企業(yè),自2017年上市以來,拓斯達營收從7.64億(2017年)快速增長到32.93億(2021年),客戶數量也越來越多,隨即在運營管理方面出現了客戶滿意度下降、組織效率降低、運營成本上升等問題。
不管是業(yè)務板塊還是職能板塊,運營管理都急需要流程去支撐和拉通。于是,拓斯達從2019年起開始了大規(guī)模的流程管理體系建設工作,主要分為三個大的框架:第一個是運營流程,實現了集成產品開發(fā)(IPD)、從線索到回款(LTC)、問題到解決(ITR)的一體化管理;第二個是使能流程,主要是戰(zhàn)略規(guī)劃與執(zhí)行、交付項目管理和集成供應鏈管理(ISC)等;第三個是支持流程,包含財務管理、人力資源管理、管理流程與IT、管理質量與體系認證、業(yè)務支持管理等。
“流程建設就是將做事的最佳路徑及異常問題的解決方案沉淀。”拓斯達CIO鐘名亮講到:l 在產品研發(fā)中,產品系列眾多,定位不清晰,是以功能差異取勝還是以成本優(yōu)勢取勝?如何在立項時做好市場調研和客戶需求分析?如何確保各個團隊對新產品成功的標準有一致的認知?如何確保產品轉量產后的可制造性、可供應性、可服務性?l 在線索到回款中,商機進度的把控十分重要,否則前期銷售費用會十分大,合同簽署過程中如何把控合同質量、風險條款?l 在問題到解決中,服務標準是什么?回訪機制是什么?如何避免銷售部、服務部因為一個小小問題相互撕扯?l 在集成供應鏈中,供應商的準入標準是什么?風險備貨是否受控?應付流程是否順暢?諸如此類,截止目前,拓斯達已經完成了SAP、PLM、SRM、CRM和BI等10多個系統上線,實現了更敏捷的響應客戶需求、擴大例行管理、減少例外管理、提高效率和堵塞漏洞等多個目標,有效承載了公司各方面的運營管控要求。拓斯達數字化轉型框架 ▼
從流程到DMS(文檔管理)
▼在解決了流程和應用層面的大部分問題之后,拓斯達發(fā)現,在各個系統當中廣泛流轉和辦公經常使用的各種附件、文檔、圖片、音視頻等非結構化數據卻一直沒有進行很好的管理,主要問題如下:
權限管控難:共享盤方式管理,權限集中在IT運維手工管理,離職人員權限無法及時清理。
無恢復機制:誤操作,共享服務器上的文件被篡改、移動、刪除后,由于沒有回收站機制,造成文件無法挽回。
協同效率低:數據離散存儲,文件查找困難;研發(fā)、辦公、上下游等場景數據流轉,協同困難;無版本管理。
無審計追蹤:系統中沒有日志記錄,出現誤操作后無法定位人員及時間,造成無法追蹤,基本上屬于無管理的狀態(tài)。
文件分布亂:文件散亂分布在個人電腦,歸檔不及時,離職等造成項目文件缺失。“DMS(文檔管理)同MDM(主數據管理平臺)一樣,應該成為企業(yè)數字化轉型的重要的基礎設施”拓斯達CIO鐘名亮越來越意識到其重要性。在與鴻翼合作之前,拓斯達使用的是局域網共享盤,但是隨著拓斯達的擴大,基地的增加,用郵件、云盤分享文檔的安全性、存量大小、權限管控等經常出現異常,于是決定搭建專屬的DMS文檔管理系統。拓斯達有著嚴密的IT準入標準,綜合考慮供應商的團隊規(guī)模、項目經理配置、品牌地位、同行案例、集成能力和所選產品是否為供應商的核心產品6大評分指標之后,最終選擇了與鴻翼攜手,一起打造“非結構化數據管理平臺”。
第一期系統上線成果 ▼
系統集成規(guī)劃 ▼
拓斯達正在積極擁抱“智能化+數據化”,為“助力一百萬制造企業(yè)實現智能制造,助力一百萬工程師服務于智能制造”的 “雙百”愿而努力。“數字化轉型,我們一直在突破的路上”,拓斯達CIO鐘名亮總是微笑著說。